义诊活动现场
实践活动现场
本网讯(文/图 王韵)2025年7月7日至13日,第二临床医学院、骨伤学院精心组建两支师生社会实践队伍,分赴开封兰考县与信阳新县,开展以“红旅铸魂+医药惠民”为主线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两支队伍通过义诊服务、文化传承、红色研学、产业调研等多元形式,将思政课堂融入红色沃土与田间地头,将专业所学融入乡村振兴实践,生动诠释新时代医学生的责任担当。
在兰考县中医院,实践队联合河南省老科协专家团队开展“中医药文化进乡村”大型义诊。学院领导在现场慰问了参与义诊的专家和师生志愿者。活动现场设置专家诊疗区与中医特色技术体验区,师生们协助专家为当地群众提供脉诊、针灸、推拿等专业服务,并发放中医药健康科普手册300余份。村民张大娘体验艾灸后连声称赞:“中医技术真管用,脖子疼好多了,感谢专家和孩子们!”
在学院领导带领下,实践队伍来到兰考县双杨树村的田间课堂,开启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实践活动。带队教师陈慧亭在烈日下指导学生辨识艾草、龙葵等本土药材,讲解采挖技巧:“采药要轻挖慢取,避免损伤根茎影响药性。”学生古溢康深有感触:“亲手触摸药材,才真正理解了‘一方水土养一方药’的深意。”
实践队专程前往焦裕禄纪念园、黄河十八湾等地开展沉浸式研学。通过重走治沙路、齐诵《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访谈老党员等环节,开展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学生党员郑成垒在焦桐树下动情分享:“焦书记‘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情怀,正是医者‘扎根基层、守护健康’的生动写照。我们要以他为榜样,做百姓身边的健康守护者!”
针对新县郭家河乡范湾村群众颈肩腰腿痛高发问题,实践团队精准开展“骨伤康复专项义诊”。队员们运用正骨手法、拔罐等技术为200余名村民缓解病痛,并捐赠院内制剂跌打损伤药包。一位接受治疗的退伍老兵由衷称赞:“这些娃娃技术好,态度更好!”
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队员们通过珍贵文物与历史讲解,上了一堂震撼心灵的“行走的思政课”。凝视着记录“黄麻起义”“苏家埠战役”的文献与先烈遗物,大家深切缅怀徐向前、刘伯承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汲取了奋进力量。
团队还深入土门村中药种植基地和郭家河乡茶园进行产业调研。在基地负责人讲解下,师生们学习了黄柏、黄精、石菖蒲等药材的种植流程;在茶园,考察了茶叶产业链条,结合中医药知识探讨产业升级与助力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
两支队伍足迹跨越豫东豫南,累计服务群众逾300人次,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2篇。活动受到顶端新闻、新县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关注报道。青年学子们一致表示,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专业技能的实践场,更是一堂堂行走的、沉浸式的思政大课,实现了思想淬炼与专业实践的深度融合。大家表示将永葆医者仁心,让青春在服务人民健康的新征程上灼灼其华。
(编辑 吴晋一;审核 贾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