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认证| 政府采购信息| 网上办事大厅| 医疗工作| 双特建设| 图书馆| 协同创新中心| English| 校务公开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杏林风采 > 正文
杏林风采 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热浪翻滚送健康,青春足迹印洛宁 ——第五临床医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圆满收官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5日 消息来源:第五临床医学院


义诊现场



义诊现场



义诊现场和急救科普



在洛宁县儿童福利院专业服务和心灵陪伴



红色研学、文化探源、乡村振兴调研


本网讯(文/夏文娜 图/孙芸昊 李一诺 崔昭玥等)2025年7月8日至12日,第五临床医学院“三知”先锋社会实践团的19名师生奔赴洛阳市洛宁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用专业与爱心在豫西山乡镌刻下青春的印记。

在洛宁县长水镇五福社区、马店镇马东小游园、洛宁县人民医院,实践团的师生们摆开义诊台,为村民提供血压血糖测量、骨密度检测、肩颈推拿、头部刮痧、耳穴压豆等辅助检查和中医药特色诊疗服务;为村民进行急诊急救知识培训,手把手指导村民心肺复苏操作要点,将海姆利克急救法编成通俗易记的口诀,提升基层群众急救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义诊活动累计服务群众700余人,发放各类健康手册1200余份,开展健康宣教300余人,得到村民们的高度评价和肯定,真正把医疗服务和健康科普送到群众“家门口”,实现健康服务“零距离”。

在李翔梧红色教育基地,师生们聆听先辈们浴血奋战、舍生取义的英雄事迹,深刻体会到“信仰”二字的千钧重量,这种用鲜血和生命淬炼而成的红色精神,必将成为新时代青年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书写青春华章。在“洛出书处”纪念碑前,师生们沉浸于中华文明起源的传说,听洛书文化传承人符少武先生讲述岐黄医道的精妙要义以及其中蕴含的哲学智慧,感受源远流长的历史文脉与博大精深的医学思想。

在洛宁县儿童福利院,师生们精心设计了多元化的陪伴方式,歌曲学唱、手势舞跟练、游戏互动、创意手工、卡纸绘画、人物拍摄,明亮的教室内随处可见孩子们绽放的笑颜、专注创作的神态和完成作品时的自豪。“急救小课堂”则将专业术语转化为童趣语言,结合模拟人实操演练,使孩子们、护理员和工作人员在沉浸式体验中掌握生命守护技能。专业服务+心灵陪伴,既锻炼了特殊儿童精细动作的能力,带来充满欢乐的成长体验,又通过持续的情感交流帮助他们建立对世界的信任与期待。

在东宋镇“瑞香红”苹果种植基地,项目负责人向到访的实践团介绍了企业采用的矮砧密植技术和水肥一体化科学管理种植方式,不仅提高了产量,保证了品质,也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就业增收。费丹丹老师在田间地头为大家带来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从医院诊室到乡间田埂,大家有没有发现,无论是医生、农民还是创业者,他们都在做同一件事——扎根这里,让生活更好。乡村振兴需要健康保障,而你们不该只停留在课本里,坚守医学初心,守护一方健康,就是最动人的青春答卷。”

“红白事‘一场事、一碗端’;“讲理是村民的符号,谁不孝顺老人、不和睦邻里,都没脸在村里待下去。”在罗岭乡讲理村的讲理堂,村党支部书记金相超向实践团介绍移风易俗的创新实践,不断深挖“孝道”资源,大力弘扬“讲理文化”,先后建设了讲理堂、村史馆、乡村大食堂、家风家训馆、党建广场、党建书屋、乡里中心等,高标准打造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展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的生动实践。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五天的实践行程,实践团见证了医疗普惠的民生温度,体悟了红色基因的精神传承,了解了“瑞香红”苹果如何映红产业振兴之路,体验了乡村大食堂如何“一碗饭办一场大事”,更在儿童福利院孩子们纯净的眼神中读懂了责任。当大巴车缓缓驶离洛宁,山路蜿蜒,青春的脚步已在这片热土上留下深深的印记。


(编辑 吴晋一;审核 贾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