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
本网讯(文/图 学校办公室)2025年9月5日,校长王耀献组织召开中医药与人工智能专题座谈会。副校长张振强,教务部、科学技术处、研究生院、社会合作办公室、信息化办公室(网络中心)和信息技术学院(智能医疗行业学院)、中医学院(仲景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和业务骨干参加会议。
会上,信息化办公室(网络中心)主任申意彩简要绍了学校信息化建设情况,信息技术学院(智能医疗行业学院)党委书记许成刚汇报了中医药与人工智能交叉复合人才培养情况,中医学院(仲景学院)副院长车志英对牵头研发的张仲景机器人项目推进情况进行说明。与会职能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围绕推进学校中医药与人工智能融合中的技术关键、应用场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转化等问题深入交流讨论,对如何发展好、利用好人工智能技术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张振强在座谈中表示,学校要找准聚焦点,加大张仲景机器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以学校中医药数智研究院为依托,着眼未来优化研究型应用场景的设计与研究,整合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资源和力量,成立专门机构,建立常态化论证机制,加大团队建设,汇聚全校智慧和力量,力争早获项目、早出成果。
王耀献在认真听取交流汇报后,全面介绍了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学校面临的形势,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方向。他指出,学校在中医药+人工智能方面有成果、有基础,要进一步做好六个方面工作:一是建立协同机制,从顶层设计上做好多学科交叉、集中统一论证和资源共享;二是推进中医药数据治理基础建设,加强校内外联动,促进学校及附属医院数据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共享;三是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推进交叉专业申请,深化人才联合培养,培育创新人才;四是丰富人工智能医教研产场景应用,建立与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和龙头企业的协同模式,推动多应用场景的落地实施与广泛应用;五是加大人工智能应用研究投入,设立研究专项,加大经费投入,加快中医药专业化智能体研制和使用;六是重视多学科交叉与整合,注重发挥人工智能赋能中医药传统学科的优势,聚焦科学前沿,打破学科界限,实现优势互补,逐步构建人工智能时代学科交叉融合新生态,为国家战略和河南发展提供更多中医药支撑。
(编辑 吴晋一; 审核 贾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