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按照学校党委的统一安排,2019年6月11日至6月22日,我校处级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综合素能提升培训班在上海交通大学成功举办。培训期间,大家聆听了20场专题讲座,开展了4场专题讨论、2场实地教学和2场集中学习交流。培训结束后,参训学员结合部门、单位工作实际,进行了深入思考,认真撰写心得体会,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校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将陆续推出集中学习交流小组发言、个人心得体会相关报道,现推出第1期(小组发言)。
卢旻,人事处副处长,第1期第1组发言。
怎么看?就是怎么看待这次培训?一是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组织部从地点选择、内容设置、吃住行等全方面做了周密安排。二是理论讲座针对性很强。讲课老师都是各个领域的大专家,系列辅导讲座为我们更新了理念、充实了知识、开拓了思路、开阔了视野。三是实践教学接地气。通过实践教学,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坚守了初心。
怎么想?就是怎么思考我们的工作?要实现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的发展目标,就要对标高标准,找准差距、直面问题,在科学谋划上下功夫;对照省内高校、全国中医药高校、全国高校先进经验,查找不足,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等内涵建设上下功夫;努力探索转型发展的途径和道路,在制定切实可行的长期规划和短期方案上下功夫。
怎么干?就是怎么落实好学校党委关于培训的目的和要求?关键是改革。一是改革管理体制。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的全过程;理顺领导权、管理权和学术权的关系;分离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责权,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和考核评估制度,形成科学民主高效的学术管理体系;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学校事业发展高质量。二是科学合理设岗。坚持精简、效能、合并、下放、转移、高效、稳定、法制与科学等原则,围绕“什么事,该谁管”设置机构;围绕“该管啥,能管啥,如何管”确定岗位职责,根据岗位职责科学定编定岗;按岗位不同制定分类评价指标。三是改革分配体系。以岗位设置管理改革为契机,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逐步建立公平与激励相结合,关系合理,秩序规范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起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四是推进二级管理。以“放管服”为指导,降低管理重心,调动学院积极性,形成责权利相统一、党政部门与学院协调配合、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有机衔接的管理运行机制。为此,建议在建立健全学校—学院—教研室(研究所、学科)管理体制上下功夫,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强化本科教学;在鼓励跨院(部)组建学术团队上下功夫,打破行政隶属关系;在如何科学、合理放权上下功夫,认真考虑哪些放、如何放、能否放、能否接,既不能不愿放,更不能随意放,同时明确责任,给予人、财、物和制度支持,做到责、权、利相统一;在做好服务、指导、督察上下功夫,简化程序、优化平台、提供政策、给予指导、加强沟通、加大激励,为院部的自主运行提供条件和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所感、所思、所悟与工作相结合,一步一个脚印,以优异成绩助力学校转型发展。
司建平,发展规划处副处长,第2期第1组发言。
一个“高”。授课专家水平非常高。来自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九位专家,学识渊博、造诣精深、管理水平高,分别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以主人翁的态度站在学校的层面深入思考,使我们耳目一新、受用良多。
两个“强”。一是上海综合实力强,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也是国际化大都市,是中国最核心的科技、信息、经济、贸易、文化的聚集地,是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二是上海交通大学整体实力强。美丽的上海交通大学,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锐意推进改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00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实业家、工程技术专家和医学专家。我们来到这里学习,更坚定了初心和使命,感受到了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历程。
三个“好”。一是组织形式非常好,这次培训,将理论学习和现场教学相融合,即安排了9场高水平的专家讲座,又有现场教学;既有小组讨论,又有交流发言,从不同角度为我们补钙,全方位为我们补充营养,是一场难得的精神盛宴。二是课程内容非常好,这次培训结合学校实际,开设课程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宏观方面看,有《新时代的国情、民生与发展》等;中观方面看,有《大学综合改革顶层设计与实施方案》等;微观方面看,有《高校领导干部的阳关心态与压力管理》等。现场教学部分,先后到中共一大会址、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解和现场参观,感受伟大的“红船精神”,更深刻地感知了上海的史脉悠远和现代辉煌。三是学习效果非常好,在学习过程中,更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的理想信念,同时大家能够在学习中深入思考,查找不足。在昨天下午的小组讨论中,大家能够主动对标一流大学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部门实际,以创新性思维开展讨论,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个“要”。一要勤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我们来讲,就是要结合自己的岗位,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并坚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必定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二要善思,“学而不思则罔”,我们要善于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善于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思考分析,真正领会党中央的各项理论与路线方针政策,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三要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事业都基于创新。创新的本质体现在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才两个方面。目前,学校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围绕学校确定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目标,结合部门实际,突出育人的主体地位,加强标杆管理,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四要实干,创新要落实在实干上。实干,是党对干部的基本要求,学校的事业发展是干出来的,学校一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落实是干出来的,我们要把“善谋事”作为一种谋略和方法,把“想干事”作为一种状态和激情,把“能干事”作为一种能力和胆识,把“干成事”作为一种追求和目标。在实干的过程中,要确保工作的效率,即正确地做事;确保工作的效果,即做正确的事,切实把培训成果转化为提升思想的标杆、谋划工作的思路,以更加饱满的精气神,为推动学校转型发展和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