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河南省遭遇大范围极端强降雨,包括郑州在内的多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按照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河南中医药大学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团结带领全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闻“汛”而动、迅速集结、众志成城,不怕疲劳、连续作战、敢打敢胜,同时间赛跑、与灾害斗争,扎实开展防汛救灾、帮扶救助和卫生防疫工作,全力保障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一大批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不畏困难、甘于奉献,积极投身防汛救灾一线,以实际行动检验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筑起了河中医防汛救灾的钢铁长城。
为进一步巩固防汛救灾成果,为打赢防汛救灾保卫战营造良好氛围,讲好河中医人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感人故事,我们以“灾难当教材 奋进新时代”为题,征集了学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心得感悟及防讯救灾的感人事迹,现通过学校融媒体平台陆续发布系列专题报道,以期进一步凝聚起全校师生砥砺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力量!现将第七期发布如下。
校党委委员、党委统战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仲利娟表示,面对突如其来的水患,身处基层的干部教师、广大党外同志,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不推诿不退缩,积极投身到抗洪抢险中去,所做平凡事,皆成巨丽珍。三附院医务部主任、农工党员叶蜀辉,自己爱车天天泡在水里不管不顾,淌着齐腰深的水奔波在临床一线,洪水中她的腿被划伤,仍然跑前跑后、忙上忙下,为业务科室排忧解难;中科院骨干教师、民进社员武香香坚守岗位,面对实验室严重漏水,及时切断电源,清理积水,在维护实验室安全同时,不间断带领团队搞科研;二附院肾病科主任、农工党员张建伟,带领科室全力奋战近20小时,运水不停、透析不停,保证了150余名患者生命安全;无党派人士李昕,自开始下暴雨就一直没有回家,连续多天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协助部门、医院领导抗洪救灾、慰问病人;一附院脑病科主任、农工党员张怀亮在滂沱大雨中放心不下病人,浑身被雨浇透,淌水到病房看望病人,给病人莫大抚慰……
近年来,学校从各级领导干部到普通教师,以爱岗敬业为荣,以消极懈怠为耻,投身工作,竞争上游:一是党员干部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暴雨袭来,多部门干部不等学校通知,自觉冒着大雨到办公室、到校园巡视,及时排除险情,牢记“平安校园”建设理念,丝毫不敢马虎大意。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赵保海,在学院领导班子里年纪最大,却第一个报名,主动请缨带领年轻博士参加抗洪抢险突击队;教师关颖在外参会,时时刻刻挂念学校,为马院安全防范出谋划策;二是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史上空前。这次洪灾,比起周边高校,我校新校区积水消退最快,水电供应最充分,群众受损失最小,生活影响面最低,师生们幸福感爆棚,给河中医一个大大的赞!!!
后勤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陈德宝表示,7月20日,一场暴雨席卷郑州,我校多个校区出现内涝。根据学校党委部署,后勤服务中心闻“汛”而动,快速反应,立即组织相关科室职工冒雨出动,全面排查险情、组织防汛排涝、消除安全隐患。
在学校党委的有力领导下,后勤服务中心领导班子精准谋划、全面协调、严格实施;各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高度统筹、各司其职;党员们充分发挥带头模范作用,首当其冲,率先垂范;一线人员自告奋勇,舍小家、为大家,24小时坚守现场……
狂风暴雨的72小时,后勤人精诚团结、众志成城,最终取得防汛救灾保卫战的阶段性胜利。普普通通的后勤人,充分发扬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伟大精神,履行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后勤精神。后勤人以一种全新的角度诠释了育人内涵,以一种平常心书写着默默奉献的大美华章。
基建处副处长郑宇翔表示,在过去的两周里,我们见证了众志成城防汛救灾时的震撼,经历了万众一心恢复生产时的振奋,体会到了八方来援无私帮助时的温暖,对党的坚强领导和人民的迎难而上有了更新的认识。汛情过后,平复了激荡地心情,进行了深入地反思,我对汛情期间个人防范方面进行了总结:一要提高个人防范意识。在我印象中,政府历来重视黄河的疏浚和大堤的加固,每年的冬春季凌汛和夏秋季的洪汛都有新闻报道。正因为知道政府重视,所以我个人感觉郑州市民针对外来水患的“安全感”还是非常强的。但是,此次的“7.20特大暴雨”却给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提示,即:在城市内涝的防范方面,我们也应高度重视。二要提高个人防范能力。汛情期间,或亲友发送,或网上传送,方才知道,洪水面前,我缺乏的能力太多太多,比如:要远离供配设备要防止触电、要远离积水较深区域以防止掉入窨井、救人首先要保护好自己、学会游泳很重要、最好不要进入低洼区域、保持通讯畅通、日常身边备有现金等等。三是面临汛情要当机立断。视频中,侯文超一次一次地敲击车窗,他用那事后被网友说成“天籁之音”的急促话语,劝说人们抓紧时间下车,他拯救的不仅仅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也同时拯救了一个个家庭。虽未切身经历,但侯文超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关键时候共产党员要能站出来,更教会我们面临危险时,要当机立断,大水漫过轮胎三分之二要果断弃车。由此举一反三,当遇到地震、大雪、大风、冰雹等不良自然灾害时,我们也应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防范知识,劝说家人和周边人员果断去寻求更安全的方式来保全生命,要把生命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优柔寡断,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四是汛情前后要注重防疫。过去遇到不良天气时,事后我们往往注重的是灾后重建,经历此次汛情,我才知道,汛情期间还要防范供水污染;事后,还要注意疫情防控。
儿科医学院学工办主任姚明超表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近日,河南省遭遇大范围极端强降雨,包括郑州在内的多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面对汹涌水患,全国各地闻“汛”而动、迅速集结,用心、用爱、用情凝结起防汛救灾的强大力量,齐心协力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高校辅导员,要引导学生把灾难当教材,不断磨砺品质,弘扬正能量,冲锋在前、做好表率,在防汛救灾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们要坚持主动发声塑红心,为打赢防汛救灾这场硬仗创造良好舆论氛围,讲好河中医人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感人故事,深化“把灾难当教材”教育,凝聚起全校师生砥砺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力量,众志成城一定可以战胜灾情。
一附院职工李蔚表示,“7·20”这个惊心动魄的日子!千年一遇的汛灾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英勇无畏的河南人民奋勇抗汛!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幕幕感人的瞬间,人民的坚强深深触动着我,身边每一位河南中医一附院职工的奋战,更让我切实感受到团结奉献的力量!不管是坚守一线24小时指挥抢险的院领导,还是无眠无休随时待命搬运救灾物资的教职工志愿者;不管是冒着大雨抢修楼房设备的后勤部同事,还是卷起裤腿彻夜抢救病历档案的医务部人员;不论是心系病患为患者及家属送水送饭的医护人员,还是第一时间奔赴救灾一线的援助新乡医疗队,无不展现着河中医人的勇气和担当!
2019级仲景学术传承班郑成磊这样说,7月20日,郑州遭遇千年一遇的极端强降水天气。虽然大灾无情而至,但感动无处不在!我们看到,解放军来了,中央企业来了,消防队伍来了,民间救援力量来了,爱心志愿者来了,东南西北,全国各地,从知名企业到路边小店,从公众大咖到无名路人,源源不断的爱心汇聚在河南,汇聚在受灾最严重地方。有一种力量叫凝聚,有一种牵挂叫手足,不管相距多远,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