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8年5月28日至6月8日,我校处级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培训班在北京大学成功举办。培训期间,聆听了20场专题讲座,开展了4场专题讨论和2场集中学习交流。6月13日,召开了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6月13日至20日,各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各部门、各单位分别开展了1次深度研讨活动。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党委组织部对集中学习交流小组发言、个人心得体会、深度研讨总结等进行了摘编,近期正陆续推出相关报道,现推出第12期(小组发言)。
康复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孟长海代表培训班第一期第9组,在集中学习交流中的发言。
对本次培训的认识和收获。这次北大培训,充分体现了学校党委对干部培训的重视和良苦用心,体现了组织部的精心组织,也体现了全体处级干部对外出学习、开阔视野的渴望。通过集中学习,收获很大,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交流了工作、加深了感情。
对推动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学校发展需要不断开拓视野。通过培训,深感我们与“双一流”高校的差别,这个差别不仅仅来自于硬件软件的差异,核心来自于思想认识的区别。我们在学校建设、学科建设、校园管理等方面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水平,要站在行业发展的最前沿去思考问题,希望今后能有更健全的机制、更多的机会提升干部的视野、教职工的视野、学生的视野。
——要坚定实行人才强校战略。人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学校围绕人才队伍建设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和措施,这对今后发展必将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从近期的运行当中也收到了积极的效果。希望在做好人才引进工作中,着力加强人才培育特别是名师、名家、“名嘴”、名管、名医的培养,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一流人才队伍。通过有效机制让专家走出校门,到社会上开展讲座、培训,在高层次学术平台上展示学校风采。
——继续推进学生专业教学体系改革。要主动借鉴、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站在行业的最前沿,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同时,要结合学校实际,突出特色优势,形成我们自己的品牌。
——优化大学生综合培养考核测评体系。建议在学校领导的大力关注支持下,搭建我们与国内外一流高校之间的学生管理人员和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拓展视野;创新机制,强化学生科研能力培育;加强技能训练,锻炼表达能力,提升综合能力。在校内活动方面,建议学校进一步规范学生活动内容和形式,减少低水平、重复性强、多部门条块分割的活动数量,提升活动品质和育人品牌的效能,引导学生全面成才。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李俊芝代表培训班第一期第10组,在集中学习交流中的发言。
认识和感受。此次集中学习内容丰富,学习了先进的思想、理念和方法,发现了短板、不足和努力方向。结合实际,产生了深深的忧患感和使命感,感到了责任的重大、使命的光荣;此次学习,授课老师的敬业精神、职业素养、授课方式、学情分析等,都体现了教师良好的职业素养,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通过学习,感受到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如何做到学以致用,我们必须用实际行动回答好这一问题。
收获和启示:
——更加深化了对新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理解。此次培训,使我们对新时代、新使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更加准确地把握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的历史坐标、“八个明确”与“十四个坚持”的科学内涵;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就必须坚决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有核心才有灵魂,有核心才能凝心聚力,从而汇聚起无穷无尽的力量;作为新时代的积极参与者,我们要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就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要把它作为指导思想、行动指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好。
——找准了差距,明确了方向。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关键是领会新思想的内涵,明确新时代的命题,把握新矛盾的特征。通过培训,进一步理解了“双一流”建设对学校内涵的要求,就是在具体工作中,围绕转型发展需求,服务学校发展大局,为广大师生服好务,切实履行岗位职责;为此,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强化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育结合,从三支队伍着手,急则治其标,利用好政策优势,发挥好育人职能,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和人事制度改革步伐,为学校转型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同时,也需要借鉴兄弟高校经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小班授课,结合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律,走出我们自己的特色;学校今年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干部队伍建设的文件,目的就是为学校转型发展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我们要按照学校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合力。进一步强化学习,提升干事创业的本领。坚持全面治党的要求,落实任务,压实责任,强化担当。立足本职、砥砺奋进,为推动新时代学校转型发展不懈努力,进一步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落到实处。
护理学院党委书记尹丽代表培训班第一期第11组,在集中学习交流中的发言。
感受和感想。我们小组以“满满的收获、强烈的震撼”十个字来表达此次培训的总体感受。首先,此次培训非常有意义,非常及时和必要。通过专题学习,使大家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认识,尤其是加深了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的理解和把握。我们对别书记在开班仪式上提出的“所为何来”和珍惜机会的要求,进行了认真研讨,大家认为带着问题和要求学习,目标更明确。其次,学校安排授课的著名专家,理论水平高,理论联系实际。虽然每次上课3个小时,但大家都觉得意犹未尽,时而在欢声笑语中醍醐灌顶,时而在思想震撼中学懂弄通。第三,这次学习人员分组十分科学合理。我们第11组8名同志来自学校不同部门、单位,大家在交流研讨中相互理解和支持对方的工作和思想,碰撞出许多思想火花。
如何推动本部门从严治党工作。首先,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我们的头脑,提升理论素养,增长工作本领,更好地提高干事创业的能力,担负起责任。作为处级干部,我们尤其讨论到党的思想教育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学校党委安排的系列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活动,让大家受益匪浅,深化了思想认识,提升了政治站位,增强了干事劲头。其次,必须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本部门党的建设。作为中层领导干部,我们要带领本部门党员和全体职工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理想信念,防止精神上“缺钙”,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处级干部要争当“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代好干部;从自身做起,转变作风,把“师生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不踩“红线”不越“底线”,不闯“雷区”。同时,我们也希望学校和上级党组织对“如何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在体制、制度的设计、安排、运行上更加具体化”,确保党对高校的领导坚强有力。第三,深入探讨了如何创新推进基层党支部独立自主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开展活动。
如何推动学校转型发展。首先,要根据学科和专业的优势情况,分类推进。确定哪些可以成为教学研究类,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哪些目前暂时是教学类,稳步推进。其次,实现强国,就要强军。大学生应征入伍是义务,建议学校考虑试点开设“直招士官班”,从高考学生中直接招生,为军队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同时,也有利于优化我们的校风和学风,提高我校的国防教育和军事理论课水平。第三,建议试点推进小班教学。第五,进一步探索医教研深度融合,助推学校转型发展。比如:小班教学探索培养“双师型”学生,把学生培养成医师和教师,以适应将来的研讨式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