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8年5月28日至6月8日,我校处级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培训班在北京大学成功举办。培训期间,聆听了20场专题讲座,开展了4场专题讨论和2场集中学习交流。6月13日,召开了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6月13日至20日,各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各部门、各单位分别开展了1次深度研讨活动。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党委组织部对集中学习交流小组发言、个人心得体会、深度研讨总结等进行了摘编,近期正陆续推出相关报道,现推出第8期(小组发言)。
高磊代表第5组发言
校团委书记高磊代表培训班第一期第5组,在集中学习交流中的发言。
在思想认识上有新提升,力争做学习型干部。通过培训,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能力和前进的持久动力。学深党的十九大精神,提高政治站位,提高抓好基层党建的思想认识,学习新思想,行动跟得上;悟透党的十九大精神,找准工作定位,贯彻落实好党建的具体要求,确保行得通;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明确目标任务,抓基层党建的各项任务,开启新征程要有新业绩,力求成效看得见。为此,我们必须把学习作为一种需要、一种责任、一种必须;把学习作为一种本领、一种能力、一种水平;把学习作为一种生存方式、一种境界、一种享受。
在发展本领上有新提升,力争做专业型干部。在学习中,无论是 “双一流”大学建设,还是本科教育元素、高校治理体系现代化,都对于我们如何立足本职岗位、强化发展本领、做好本职工作有很大的启发。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做到知与行的统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强校目标,我们都能从中得到新的思考。都需要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本领和能力,做专业型干部,促学校转型发展。
在履职能力上有新提升,力争做创新型干部。几天的学习,我们在看大学之大、听大师高论的同时,也深深感到我们的发展还有很大差距、自身还有很多不足。可以说,学习让我们开扩了视野,开拓了思路,朝着新目标,开启了新的征程。面对学校转型发展,我们在充分继承的基础上,要敢于大胆创新。破除老旧传统观念,用新时代、新思想、新理念指引工作;破除于己无关思想,明确分工是责任的落实、不分家是集体的协作;破除等靠要思想,积极主动解决新问题;破除经验主义思想,大胆创新方法,改革工序流程,创造更多新尝试、新经验、新思维。
张会萍代表第6组发言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会萍代表处级干部培训班第一期第6组,在集中学习交流中的发言。
第一,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是系统完备的科学体系、特色鲜明的理论品格,是经过实践检验、富有实践伟力的强大武器。通过学习,使我们更加全面、系统、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更加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我们要从全局上思考问题,善于在关键时刻作出战略思维。树立全局、整体视角,发展视角。“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坚持底线思维,守住做人、做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底线思维贯穿工作始终。在本次培训中,专家们从军事、公共组织创新管理、高校领导力提升、经济发展、双一流大学建设等多方面进行讲授,很多专家都谈到了五种思维,要求大家提升本领能力和学习能力。
第二,弘扬大学精神,强化使命担当。我校第一次党代会的主题是:弘扬大学精神,推动转型发展,奋力开创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新局面。要完成党代会提出的“八大提升”的目标任务,克服“四个不相适应”发展瓶颈,迫切需要我们弘扬大学精神,奋力做好党的建设、教学、科研、学科等各项工作,全面增强学校综合实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省委书记王国生指出: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要提升干部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本领能力,特别是要提升学习能力,加强理论政策和业务学习;提升执行能力,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提升解决矛盾的能力,教育引导干部敢于担责担难担险。我校中层干部需要在新时代持续提升专业精神和学习能力。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行合一。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当官之法,恒有三本:曰清曰勤曰慎。结合实际,努力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我校具体实践相结合;二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与学校内涵建设相结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深;三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与我们的大学梦相结合。
做新时代共产党员好干部,就要有情怀有情操,为师生服务,全心全意谋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每位干部只有沉得下身、静得下心、干好实事,从小事做起,画好同心圆,才能向学校、向师生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