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信息| 网上办事大厅| 医疗工作| 双特建设| 图书馆| 协同创新中心| English| 校务公开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校园聚焦 > 正文
校园聚焦 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聚焦处级干部北大专题培训】牢记新使命 践行新思想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04日 消息来源:宣传部、新闻中心、组织部

编者按:2018年5月28日至6月8日,我校处级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培训班在北京大学成功举办。培训期间,聆听了20场专题讲座,开展了4场专题讨论和2场集中学习交流。6月13日,召开了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6月13日至20日,各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各部门、各单位分别开展了深度研讨活动。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党委组织部对集中学习交流小组发言、个人心得体会、深度研讨总结等进行了摘编,近期正陆续推出相关报道,现推出第9期(个人心得体会)。

 


党委办公室主任冯民生:处级干部北大专题培训班,对处级干部更加深刻全面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力推动学校建设发展,是一场及时雨,更是一份精神盛宴。结合本次学习体会,联系学校转型发展实际,我从四个方面谈一下学习收获。

第一,深化认识,提高站位,牢记初心和使命。一是深刻领会新思想,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学习,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更加深刻。作为共产党员,学之愈深,仰之弥高,学习领会新思想,更加坚定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更加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信仰。二是准确把握新时代,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学习培训使我们更加清醒地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这个时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出来的新时代,共产党员必须以高度自觉的精神做到“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地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在政治上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三是砥砺奋进新征程,进一步强化能力提升。新使命需要新担当,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开启新征程,就要在本职岗位上不断强化政治素养、专业能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第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动学校转型发展。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卓越中医药人才。主动适应医学发展新趋势对中医药教育提出的新挑战,对接国家对中医药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目标为指引、能力为导向、转化式学习为核心、终身学习为目的”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新理念。二是医教研并重,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处理好教学、医疗和科研的关系,教学、医疗和科研并重,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三是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职能部门坚持以师生为中心,更新管理理念,转变职能,增强服务意识,为学校发展营造一个上通下达的优良环境,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第三,传承创新发展,提升育人质量,推动学校转型发展。一是加强优势学科建设,提升学科水平。突出中医药学科优势,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强化中医药类学科建设,突出中医药特色、中原特色,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二是优化专业结构,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根据中医药的特点,结合学校实际,适当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三是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根据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

第四,创新体制机制,提高治理水平,推动学校转型发展。一是创新治理结构。实行学校—学院—系—教研室管理体制,强化本科教学;鼓励重点学科跨院(部)、所组建。形成学院(系)、教研室以教学为主;研究院(所)、学科以学科建设(科研)为主的格局。二是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教育教学和科研改革特别试验区,建立以教师为本、以学术带头人为中心的管理制度,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学术评价和人才竞争机制,激发办学活力,调动办学积极性。三是设立中医药研究院(仲景研究院)。以科研实验中心为平台,成立“中医药研究院(仲景研究院)”,实行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建立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鼓励教师带课题进入研究院进行科研工作,在时间、空间和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四是强力推进医教融合。紧密围绕“卓越医学人才内涵建设”的主题,推动专业、课程、师资、教材、教法、考核评价等培养链条关键环节的改革,从体制机制上强力推进医教融合。

学易而好难,行易而力难,时代的试卷需要我们对新思想的学习不断深化,学校转型发展的试卷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师生的试卷需要我们不断提升服务的本领。此次培训,为我们答好题增强了信心,增长了本领,我们也将在培训的启发下,不断为学校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图书馆副馆长崔海英:北大培训,深受教育,倍感振奋,收获满满。受到了一次思想洗礼,心灵启迪,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更新了观念、激发了斗志。

提高了综合素质。通过聆听讲座和多次研讨,进一步坚定了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工作中,我会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工作状态、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下得苦功夫,才能求得真学问。我会坚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在学习与工作的良性互动中,不断提升自身政治思想境界、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思路,把学习成效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努力增强学习实效,不断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开展图书馆各项工作,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强化了责任担当。“常怀忧患之心,恪尽兴校之责”,是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毕生要做的功课,更是创建一流中医药大学的必然要求。通过聆听讲座,让我们找到了与“双一流”大学的差距,感悟了实现学校转型必须牢牢把握高等教育规律、特别是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律的紧迫感。作为大学精神底蕴的象征,图书馆应该围绕学校的转型发展,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共同学习、研究和合作的互动式交流场所,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师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化素养上发挥职业担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学校创新、转型的大潮中书写华章。在工作中,还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与权力观,践行廉政作风,做“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党的事业献身,踏实工作,乐于奉献,积极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担当起组织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激发了工作斗志。通过学习培训,进一步增强了工作信心,激发了工作斗志。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秉持“资源、管理、育人、服务”四位一体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路,健全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图书馆人力资源的积极性,加强科学管理,强化“以人为本”的办馆宗旨,以服务育人为根本,以文化育人为重点,建立完善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知识服务体系和文化推广体系,努力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建设成为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资源丰富、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管理科学、特色鲜明、氛围高雅的的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建校60周年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为学校转型发展,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近更新